近日,不少準備考駕照的蘭州市民被兩則消息所困擾,一則是,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赴河北省石家莊調研時在與駕校、私家車主代表座談中表示,將全面深入推進車檢改革的同時,積極推動駕駛人培訓考試改革,自學自考有望成為現實。另一則是,根據公安部最新修訂的《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》,蘭州市城運處、蘭州市駕培協會專家考核小組對蘭州市各駕校展開驗收工作,不合格的駕校將被踢出局。受此影響,不少駕校紛紛提前放風醞釀漲價。

駕培漲價吹風
丁立文在微信“朋友圈”看到好友曬剛拿到手的駕照,朋友還附了一句話:“想考駕照的兄弟們抓緊了,學車費用又要漲了。”丁立文感嘆了一句:“去年一下子從2600元左右漲到近5000元,現在又放風漲價,這駕照是真學不起了。”
丁立文猶豫良久,還是決定趕在漲價前報名學車。2014年12月31日,丁立文去蘭州一家駕校報了名。丁立文說,他去報名的時候,這家駕校的職員告訴他,“現在馬上到春節了,相對來說是駕校的淡季,優惠200元,4480元,等過了春節至少突破4800元。”丁立文此前也詢問過不少駕校,得到的答復都是過了年漲價已成定局。
這已經不是蘭州駕培行業第一次醞釀漲價。
丁立文記得,2013年前,在蘭州上駕校的費用不過2600元左右。那個時候,丁立文事業才剛剛起步,覺得駕培行業作為充分競爭的行業,漲價的可能性并不大。再加上自己也沒有購車的計劃,就沒有當回事。
到了2012年末,坊間傳說被稱為“史上最嚴”的《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》(公安部123號令)的駕考新規將在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。在蘭州,各類駕駛學校出于應對“新規”開始增加場地、改進教學方式,相應地駕駛培訓費由之前的2600元左右漲至4880元以上。丁立文通過網絡搜索發現,蘭州此次借“123號文件”駕培價格直逼北京、廣州等國內一線城市的駕校。
檢索公開數據,公安部123號令實施后,國內主要城市的駕駛員培訓費用大部分有所上漲,其中上海的費用由之前的5000元左右,漲至7000元以上。
2014年年底,蘭州再度傳出駕培行業漲價的消息,讓丁立文很無奈。丁立文仔細檢索了相關文件,他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。公安部123號令發布于2012年8月21日,于2013年1月1日起實施,即是后來駕培行業所稱“新國標”。
“新國標”發布后,蘭州駕培行業于2013年1月1日起駕培費用從2600元普漲至近5000元。駕培行業業內人士稱,“公安部123號令實施后,新的培訓內容跟以前比不可同日而語了。在科目一考試中,以前駕校只需給學員提供一本教材,讓學員自己看書,在網上做題,然后就能參加考試。但現在科目一的培訓,駕校要有專門的多媒體教室,還要有專門的老師負責授課,每個學員要完成30個小時的總學時,駕校才能為學員預約科目一的考試。”
在科目二、科目三的考試中,以前也有修滿總學時的規定,但大多數駕校都是根據學員自身的學習快慢程度,因人而宜。而根據“新規”,科目二、科目三培訓中,學員必須學夠規定的課時,學員和教練員上下車都要指紋打卡,足時操作后,才能到車管所報名考試。
前述業內人士稱,“新規”實施后,學車周期延長、油耗等成本增加是駕校漲價的根本原因。此外,公安部“新規”中還增加了一些考試項目,為此,駕校必須要改造現有的車輛、場地,這也是導致駕校漲價的一個因素。
根據交通運輸部的要求,2014年年底要完成駕培行業的驗收與改造工作。在2015年之前,蘭州市84家駕培機構需要完成質量信用考核。據媒體報道,按照規定,全市84家駕培機構,已有65家完成了各項設施的改造工作。蘭州市城運處、蘭州市駕培行業協會組織專家團,對所有駕培機構進行驗收。
在2014年年末再度傳出駕培行業漲價,其實是公眾對“123號令”的一次誤讀,因為按照“123號令”,2014年末是所謂“新國標”的最后驗收截止日,在蘭州駕培行業這次因“新國標”升級而產生的成本其實已經由2013年1月1日的漲價消化。
對于此次有可能的駕校漲價,一些市民認為,駕校漲價關乎很多人的利益,相關方面應該公開、透明駕校的收費,讓市民明明白白消費。
價格上漲服務更需提高
“一段時間后,因為競爭壓力,一些駕校可能會推出一些優惠措施,但永遠也回不到2600元的價格。”采訪中,一位駕校的負責人稱,“2013年駕培費用漲價事實上也沒有導致學員減少,現在學車的人太多了。”
“價格上漲了,服務和技術指導更應該提高。”正在一家駕校學習的市民吳麗說。吳麗是遺留的“回爐生”,“新規”實施后,考試難度增大了,而她所在駕校的服務和技術指導似乎跟去年差不多,她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考試再次通不過。
2015年1月20日中午,家住蘭州火車站附近的吳麗從蘭州市車管所科目二考場出來時,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,這是她第二次參加科目二考試了,依然未能如愿通過。
2014年2月,吳麗在蘭州某駕校報名學車,當時的學費是4450元,隨后駕校給了她50張練車票,每張票可練車一小時,每一個課時需要使用兩張票,并且駕校承諾,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學員練車。
一個月后,吳麗成功考過科目一,可是當她真正開始科目二練習的時候,過程并不順利。由于練習學員過多,吳麗每次練車的時間間隔少則15天,多則20天,吳麗說:“剛剛學會的東西,由于間隔時間過長,等到再次上車的時候又忘了,所以只能不斷重復前一節課的內容。”這種類似“熱剩飯”的教練方法,使得吳麗在將50張練車票全部用完時,科目二的所學內容只進行到一半,無奈之下,吳麗不得不又從教練那里買練車票,每張票70元,一節課又得花費140元。
為了能夠縮短練車的間隔時間,吳麗曾向自己的教練提出,報名時駕校承諾的“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學員練車”的問題,可教練的回答似乎也頗顯無奈,“學員太多,安排不過來,自己克服克服吧。”
吳麗告訴記者,此外,她還發現該駕校練車場場地面積較小,又不是專人專車,即便每次兩個小時的課程,學員必須排隊等候,輪流進行各項目的練習,學會已屬不易,更談不上鞏固練習了。
現在吳麗正考慮,如果再考一次科目二依然無法通過,她決定換一家駕校試試。
記者采訪中,不少駕校學員都對當下部分駕校的服務水平不滿。丁立文的朋友給了他一個建議,最好還是報一個小駕校,學員相對少,可以保證練車時間。
“自學自考”路漫漫
2014年11月,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赴河北省石家莊調研時在與駕校、私家車主代表座談中表示,將全面深入推進車檢改革的同時,積極推動駕駛人培訓考試改革,“自學自考有望成為現實”,一時之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。
丁立文是一名大學教師,讀書期間曾經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呆過兩年多時間。其間,他在該州申請了駕駛執照,后來回到國內暫時因為沒有買車的打算,結果他錯過了更換駕照的時間。2014年年末,當他重新考慮學習駕照的時候,他才有機會對考取駕照的方式有所研究。
據丁立文回憶,在美國弗州申請普通駕照并不需要去專門的駕校,只需向州政府有關機構提交考試申請即可。丁立文平時練車就在其生活區的空曠地帶道路上,在一名有著豐富駕駛經驗的朋友的幫助下開始的。
丁立文記得,他第一次開車穿行在州際公路上的時候,是跟隨朋友學車兩個月之后。丁立文回憶,這次非法駕駛其實是迫不得已,他記得自己在車流稀少的州際公路上心里越著急,結果越開越快,那個時刻,他只想趕快回到家里。
公安部消息稱,駕照“自學自考”將在駕考改革中有所突破,但是在現實中,“駕照自學自考”伴著掌聲和質疑走來,大部分駕校學員受訪時對此紛紛點贊,樂見這一駕照散學時代的到來,但也有部分網友和公眾憂心忡忡,擔心這項駕考改革政策落地易,生根難。
學員點贊主要是駕校壟斷時代詬病久矣,因為不管是從時間成本上還是經濟成本上來看,都讓學員們疲于應付,難以招架。而“駕照自學自考”,這種相對于傳統的由駕校一手包辦的“散學式”自主學習模式,不僅有效地節約了學員的時間成本,讓閑暇之余等零散時間都能得到充分利用,有利于學員自主掌控、合理分配學習的時間,結合工作和生活實際適當地拉長或縮短駕考時間戰線,同時還減輕了學員的經濟成本與壓力,方便其得到親朋好友的耐心指導與經驗傳授。
憂心忡忡的公眾則覺得駕照自學自考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問題,那就是相關操作可能不太規范,除此之外,《交通安全法》也對教練員和教練用車、場地等作出了嚴格的限定。從某種角度來說,這些“條條框框”無疑成為了“自主駕考之路”上的攔路虎。
丁立文從自己的經驗來看,他說在其學習駕駛的時候,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,那就是如果在學車期間發生交通意外,陪同練車的朋友是完全免責的。丁立文也承認,美國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“車輪上的國家”,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汽車,汽車文化已經讓他們對相應的交通規則有著清醒的認識。
丁立文建議,為了避免“駕照自學自考”這計良策淪為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,有關部門的當務之急是放開教練員的資質認定條件,讓駕齡長、技術精、無交通違法記錄的老駕駛員們都有資格幫帶自己身邊的學員,為自學、散學提供便捷而龐大的師資力量;也可以將現有的教練車、場地等配套設施投入市場,向社會開放。此外,還可以制作規范權威的操作視頻教程,對自學過程中的“不當教學”與“不適教學”予以校正與糾偏等。
在駕培行業屢次漲價的情形下,駕考改革使得駕照“自學自考”成為社會廣泛議論的話題,業內人士認為,這得需要政府的支持及護航。(文中人物為化名)
記者 邱瑾玉
相關閱讀:
合肥報名自考學駕照是否可行
自考駕照被指仍難繞開駕校:教練和學時都是問題
公安部擬推動駕考改革 自學自考短期難實現
駕校自學自考為何有戲
在美國自學自考駕照,花費不到50美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