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省教育廳、思茅行政公署計經委、財政局、民政局、殘疾人聯(lián)合會、教育局等部門共籌資90萬元,建蓋了面積3600平方米的4幢教學及辦公大樓。學校結合殘疾兒童的生理、心理特點,確定學制為8年,隔年招生,辦學規(guī)模為每兩年招收1個班,班額20人,最終規(guī)模4個班,80人。
1990年8月開始招生,當年招生18名,有教職工5人。1996年8月,學制改為九年一貫制,每年招收新生20人,列入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范疇。為擴大辦學規(guī)模,加快全市特殊教育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步伐,云南省教育廳、思茅地區(qū)行政公署認真研究并規(guī)劃了普洱聾啞學校的發(fā)展。1999年7月,思茅地區(qū)行政公署下發(fā)文件并著手籌備搬遷工作,選定原思茅北郊小學為普洱聾啞學校新校址。2000年開工建設,2001年2月竣工,同年2月22日學校搬遷至思茅,學校名稱隨即更名為"思茅地區(qū)聾啞學校"。新學校占地25畝,總投資500萬元,建筑面積4202平方米,有教學樓、學生宿舍樓、教職工住宿樓、教師辦公室、學生食堂及其他教學用房;有各種適合殘疾兒童生活、學習的運動場地和器材;有培養(yǎng)學生勞動技能的種養(yǎng)殖基地2500余平方米和1個木材加工廠。新校舍的建成,使學校的辦學規(guī)模不斷擴大,學生人數逐年增加。2004年7月1日,學校更名為"思茅市盲聾啞學校"。2005年,學校有10個班級,學生169人。學生中99%來自邊遠貧困的少數民族地區(qū),60%以上的學生完全靠政府和社會救助完成學業(yè)。2007年4月更名為"普洱市盲聾啞學校"。為支持北部區(qū)建設,加之各級黨委政府對特殊教育的關心和重視,2006年8月第16次市長辦公會議,確定盲聾啞學校搬遷重建。校址設在市東南梅蘭村原稅務干校內,2006年12月20日開工,2007年9月竣工。校舍占地面積31.5畝,建筑面積8100平方米,其中還特別增建了1000平方米的職業(yè)教育綜合樓,能容納300名學生,18個教學班,目前已投資870萬元。學校于2007年11月28日從北郊三家村整體搬遷到思茅城區(qū)東南方的梅蘭村新校,校舍建設設施齊全,是集盲、聾兩類殘疾學生生活、學習、技能培訓為一體的特殊教育學校。
1.本網信息僅供參考,為降低投資風險,建議您在學習投資前多做考察咨詢、多對比分析。具體信息請以該品牌官方信息為準。
2.本網信息來源于網絡,本網對此不承擔任何相關連帶責任。
3.本網對任何包含、經由、鏈接、下載;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有關服務所獲得的資訊、內容或廣告,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、真實性或可靠性;并且對于您通過我方平臺廣告、資訊或要約而展示、購買或取得的任何產品、資訊或資料,本網站亦不負品質保證的責任。您與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產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,本網對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網站信息的商業(yè)活動及其風險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4.關于網站極限詞失效協(xié)議:本網站全力支持關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》實施的“極限化違禁詞”相關規(guī)定,且已竭力規(guī)避使用“違禁詞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網站任意頁面含有極限化“違禁詞”介紹的文字或圖片,一律非本網站主觀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戶任何行為的參考依據。凡訪客訪問本網站,均表示認同此條約!感謝配合!
5.本網所有信息均來源于網絡,如您發(fā)現頁面有任何違法或侵權信息,歡迎向本網舉報并提供有效線索,我們將認真核查、及時處理。溝通熱線:13309699841